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刑事诉讼 >> 文章正文
对正在受理的案件,案件管理部门应当审查哪些内容?
阅读选项: 自动滚屏[左键停止]
作者:北京刑事律师  来源:北京刑事辩护律师  阅读:
      对正在受理的案件,案件管理部门应当重点审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属于本院管辖;
  (二)案卷材料是否齐备、规范;
  (三)移送的款项或者物品与移送清单是否相符;
  (四)是否存在其他不符合受理要求的情形。
    在强制措施方面,应当重点监督、审查下列内容:
  (一)适用、变更、解除强制措施是否依法办理审批手续、法律文书是否齐全;
  (二)是否依法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被拘留人、被逮捕人的家属;
  (三)强制措施期满是否依法及时变更或者解除;
  (四)审查起诉依法应当重新办理监视居住、取保候审的,是否依法办理;
  (五)是否存在其他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的情形。
  对涉案财物查封、扣押、冻结、保管、处理等工作,应当重点监督、审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未立案即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二)是否未开具法律文书即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三)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与清单是否一致;
  (四)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时,是否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密封、签名或者盖章;
  (五)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后,是否及时存入合规账户、办理入库保管手续,是否及时向案件管理部门登记;
  (六)是否在诉讼程序依法终结之前将涉案财物上缴国库或者作其他处理;
  (七)是否在诉讼程序依法终结之后依法及时处理涉案财物;
  (八)是否存在因不负责任造成查封、扣押、冻结的涉案财物丢失、损毁,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调换、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的情形;
  (九)是否存在其他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的情形。
  在文书制作、使用方面,应当重点监督、审查下列内容:
  (一)文书名称、类型、文号、格式、文字、数字等是否规范;
  (二)应当制作的文书是否制作;
  (三)是否违反规定开具、使用、处理空白文书;
  (四)是否依照规定程序审批;
  (五)是否违反规定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外制作文书;
  (六)对文书样式中的提示性语言是否删除、修改;
  (七)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中制作的文书是否依照规定使用印章、打印、送达;
  (八)是否存在其他不规范制作、使用文书的情形。
  在办案期限方面,应当重点监督、审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超过法定办案期限仍未办结案件;
  (二)中止、延长、重新计算办案期限是否依照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三)是否依法就变更办案期限告知相关诉讼参与人;
  (四)是否存在其他违反办案期限规定的情形。
  在诉讼权利保障方面,应当重点监督、审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依法告知当事人相关诉讼权利义务;
  (二)是否依法答复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三)是否依法听取辩护人、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意见;
  (四)是否依法向诉讼参与人送达法律文书;
  (五)是否依法、及时告知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重大程序性决定;
  (六)是否依照规定保障律师行使知情权、会见权、阅卷权、申请收集调取证据权等执业权利;
  (七)是否依法保证当事人获得法律援助;
  (八)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是否依法落实特殊程序规定;
  (九)是否依照规定办理其他诉讼权利保障事项。
  对拟向外移送、退回的案件,应当重点监督、审查下列内容:
  (一)案卷材料是否齐备、规范;
  (二)是否存在审查逮捕案件、审查起诉案件符合受理条件却作出退回侦查机关处理决定的情形;
  (三)是否存在审查起诉案件受理后未实际办理却作出退回补充侦查决定的情形;
  (四)是否存在审查起诉中违反法律规定程序退回侦查机关处理的情形;
  (五)是否存在其他不符合移送、退回要求的情形。
  对已经移送人民法院、侦查机关或者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重点监督、审查下列内容:
  (一)已经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决定的案件,三日以内是否收到侦查机关的执行回执;
  (二)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一个月以内是否重新移送审查起诉;
  (三)提起公诉、提出抗诉的案件,超过审理期限十日是否收到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或者延期审理通知。
   在司法办案风险评估方面,应当重点监督、审查下列内容:
  (一)对应当进行司法办案风险评估的案件是否作出评估;
  (二)对存在重大涉检信访或者引发社会矛盾的风险是否及时向有关部门提示;
  (三)对存在办案风险的案件是否制定、落实相应司法办案风险预警工作预案。
  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使用方面,应当重点监督、审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违反规定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外办理、审批案件;
  (二)在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上运行的办案进程与实际办案进程是否一致、同步;
  (三)是否违反规定修改、删除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中的案件、线索;
  (四)是否依照规定执行相关流程操作;
  (五)是否依照规定填录案件信息;
  (六)是否依照规定制作、上传、使用电子卷宗;
  (七)是否依照规定使用账号、密钥;
  (八)是否依照规定对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用户进行注册、审核、注销及权限分配等系统操作;
  (九)是否存在其他违反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使用管理规定的情形。
  在案件信息公开方面,应当重点监督、审查下列内容:
  (一)是否存在应当公开的案件信息被标记为不公开或者未及时办理公开事项的情形;
  (二)是否存在不应当公开的案件信息却公开的情形;
  (三)对拟公开的案件信息、法律文书是否依照规定进行格式处理;
  (四)是否存在其他不符合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的情形。
  对正在受理、办理的案件开展案件流程监控,应当通过下列方式了解情况、发现问题:
  (一)审查受理的案卷材料;
  (二)查阅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案件信息公开系统的案卡、流程、文书、数据等相关信息;
  (三)对需要向其他单位或者部门移送的案卷材料进行统一审核;
  (四)向办案人员或者办案部门核实情况;
  (五)上级人民检察院或者本院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决定的其他方式。
  对诉讼参与人签收后附卷的通知书、告知书等,应当上传到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备查。
】【关闭窗口
 :: 站内搜索 ::
 
 :: 点击排行 ::
·被指控犯罪的两位前律师..
·每一个案件力争做到极致..
·刑事案件庭审结束后合议..
·刑法182条规定的“自己..
·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
·法院判处缓刑是否需要委..
·骗取国家专项补贴资金构..
·中央政法委《关于切实防..
·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具..
·检察院决定不起诉案件如..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友情链接 | 管理登录